“我的家鄉陜西,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首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這一切,讓我感到十分親切?!?/span>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國家主席習近平用詩一般的語言講述古絲綢之路與中國的悠久歷史時,全球的目光聚焦陜西,聚焦西安。
宏大的“一帶一路”倡議自此發軔。
從駝鈴相聞到班列飛馳,從立柱架梁到聯通萬里。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10年間,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持續做好基礎設施“硬聯通”,強化規則標準“軟聯通”,實現各國人民“心聯通”,參與并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在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描摹之下,成為一幅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10年不長,“一帶一路”商貿物流、科技人文交流正在繼續深化。
10年也不短,人們能在中歐班列長安號奔馳不息的場景中,窺見古絲綢之路的忙碌與繁華,更能看見“一帶一路”的未來與希望。
大通道
變“開放優勢”
為“發展勝勢”
4月26日,隨著汽笛長鳴,中歐班列“一帶一路”十周年長安號西安—中亞專列緩緩駛出西安國際港站。
12天后,260多輛在西安制造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如期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讓“西安制造”馳騁在中亞大地。
10年前,也是在這里,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滿載著憧憬和希冀,向西而去,打開了中國通往亞歐腹地的黃金通道,令世人矚目。
如今,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已開通西安至中亞國家和地區干線通道17條,來自“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9個省份的貨物在此集散。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1103列,較去年同期增長39.6%,創歷史同期最好成績,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陸上班列奔馳,空中航線縱橫。
今年“五一”期間,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迎來久違的高峰:保障運輸旅客61.2萬人次、貨郵2627.6噸。其中,國內航線運輸旅客60.6萬人次。
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客貨運航線380余條,全球排名前50位,航空貨量居全國第9位,國際貿易的“硬聯通”日益牢固,初步構建起“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航線網絡格局。
“空港新城聯合西部機場集團已在西部地區率先開通4條第五航權航線,今年將實現中亞5國6點全覆蓋,持續加密東南亞航班頻次,逐步將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打造成歐亞大陸新中轉點,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航線網絡,建好‘空中絲綢之路’?!笨崭坌鲁屈h委書記賀鍵說。
由長安號、陸海聯運、空鐵聯運共同形成的立體物流大通道,正在釋放出強勁的“西”引力,將西安“開放優勢”加速轉變為“發展勝勢”,為亞歐陸海國際貿易大通道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大平臺
搭建“朋友圈”
攜手向未來
哈薩克斯坦的面粉、格魯吉亞的紅酒出現在餐桌上是什么體驗?
對許多西安市民來說,這早已是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
哈薩克斯坦北部地區飽滿的麥穗與老陜餐桌上噴香的油潑面,中間有一個熟悉的名字——愛菊。
2015年,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積極“走出去”,與哈薩克斯坦20多個農場主簽訂總計150萬畝土地的“訂單農業”合作協議,將產區和消費區對接起來,實現互利共贏,打造了一個堅實的西安“海外糧倉”。
作為“中哈產能與投資55個合作項目清單”中的重點企業,西安愛菊集團逐步建成“哈薩克斯坦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位一體生產、加工、銷售網絡,打通了我國與中亞國家的物流供應鏈;在哈薩克斯坦建成年加工量30萬噸的油脂廠,累計收購油料、小麥等農產品近40萬噸,帶動當地就業1000多人。
開放是繁榮興盛的必由之路,是拓展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
隨著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一系列品牌盛會影響力、帶動力的不斷提升,西安開放平臺發展輻射能力持續升級。2022年,西安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到9.9億美元;建成“通絲路”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累計交易額突破4000萬元;與39個城市建立國際友好城市關系,設立西安市“一帶一路”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助力國際教育發展……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
10年間,“一帶一路”大家庭“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即將在西安舉行的中國—中亞峰會不僅將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更將為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注入新動力。
“下一步,我們將打造中哈農業合作平臺,發揮陜西農業科技力量,推動哈薩克斯坦農機、農技、畜牧生產等領域全面提升,籌建飼料加工廠、食品加工廠、牛羊肉加工廠,構建中哈兩國農畜產品產銷優勢互補發展新格局,帶動更多企業走出去?!蔽靼矏劬占瘓F副總經理劉東萌說。
大開放
打通“大動脈”
暢通“微循環”
5月8日,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海關審圖室里,快件經過像“安檢”一樣的CT機掃描,工作人員注視著電腦上實時顯示的包裹里的貨物。
“現在國際快件最快6秒即可完成清關手續,而以前平均每件需要5分鐘。通關速度提高,大大節省了公司的運營成本?!蔽飨绦聟^立達國際快遞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文平說。
針對通關和監管中的“痛點”“堵點”,陜西自貿試驗區空港功能區打通數據壁壘,極大提高通關效率和監管效能,并總結凝練成“‘互聯網+進口快件’監管模式”案例。2022年,空港新城國際快件年通關量排名居全國第6、中西部第1。該案例被國家作為“跨境貿易”指標典型在全國予以推廣。
“空港新城正在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建設機遇,釋放航權、自貿、保稅、跨境、臨空、口岸六大功能平臺的疊加優勢,助推陜西自貿試驗區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蔽飨绦聟^空港新城發展經濟部副部長、自貿辦副主任常少卿說。
不斷深化的體制機制改革,為在西安發展的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營商服務——
在西安高新區,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兩項業務實現綜窗受理,辦理時限由21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
在西安國際港務區,“國際鐵路聯運提單融資新模式”賦予鐵路提單物權屬性,企業憑一張提單即可獲得信用貸款;
在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航空口岸機坪“直提直裝”改革,實現進出口貨物“零延時”運輸,企業貨物通關時間縮短近一半……
日新月異的變化,見證著西安改革開放的力度、廣度和深度。
西安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凱表示,西安將聚焦“一帶一路”商貿物流中心和科技人文交流中心建設,加強制度體制創新,助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節點和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讓這條造福絲路的“發展帶”更繁榮、惠及歐亞的“幸福路”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