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一體化,向來備受關注。西咸新區未來怎么走,網絡上近期熱議甚多。
7月6日,陜西省發改委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證實:《關于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區的指導意見》已經印發。這份文件由陜西省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西咸的未來,答案就蘊含在文件名里,七個字:西安市全面代管!
具體表現為,西咸新區接下來將被劃分為兩部分——西咸新區直管區和西安(西咸新區)-咸陽共管區。
理順西咸新區管理體制機制
核心要點主要有8條
省發改委官網在回復網友咨詢時,首次對外公開證實了西咸新區管理體制正在進行優化調整,并表示“本次相關制度安排,是對2017年改革的深化和延伸,落實了西安全面管理的要求,進一步理順了西咸新區管理體制機制。下一步,我們將協調指導西安市、咸陽市加快推動一體化發展工作,共同推進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華商報記者獲得的這份文件顯示,其核心要點如下:
1.西咸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保持不變,按照“全面授權、不留空白”的要求,由西安市全面管理。由西安市制定西咸新區管委會及所屬新城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方案,并做好改革中的機構劃轉、人員安置、債務化解等工作。
2.西咸新區882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劃分為西咸新區直管區和西安(西咸新區)-咸陽共管區。西咸新區直管區由西安市全面管理,負責轄區內的行政、經濟和社會管理事務。西安(西咸新區)-咸陽共管區,由咸陽市在《西咸新區總體規劃》框架下,負責轄區內的行政、經濟和社會管理事務。
3.西咸新區管委會及所屬新城副廳級以下(含副廳級)各級行政事業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西安市管理。西安(西咸新區)-咸陽共管區各級行政事業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咸陽市管理。
4.省級部門派駐西咸新區的紀檢監察、自然資源、公安等垂直(雙重)管理機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劃轉至西安市,人員劃轉商西安市辦理,省委編辦要會同西安市于本文件發布之日起15日內完成機構劃轉工作。
5.中央垂管部門派駐西咸新區的稅務、消防救援、氣象、統計調查等機構,按照應劃盡劃的原則,由西安市商相關部門研究提出劃轉意見。
6.西安市、咸陽市要加強對接力度,實現國土空間一體化規劃,西咸新區直管區國土規劃納入西安市國土空間規劃統一編制。
7.省委、省政府印發的文件、召開的會議,繼續將西咸新區列為發文單位或列席單位。省級部門印發的文件、召開的會議,自文件發布之日起,不再將西咸新區列為發文單位或列席單位。
8.省級部門自本文件發布之日起,原則上不再直接管理和審批西咸新區有關事項,不再將西咸新區作為單獨績效考核主體,全面授權西安市管理。同時,要加強對西安市的業務指導,理順并優化西咸新區各類事項的管理模式。
西咸新區之前
至少已有3次大的管理體制調整
回過頭來看,自誕生以來,西咸新區至少已有3次大的管理體制調整。
根據《西部大開發“十一五”總體規劃》,成渝、關中-天水、環北部灣(廣西)被國家確定為重點開發的三大重點經濟區。在此背景下,2009年6月,國務院批準《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要加快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隨后,陜西著手研究編制《西咸新區規劃建設方案》,并于2009年12月底印發了關于西咸新區規劃建設的方案。
2010年2月,陜西省推進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灃渭新區、涇渭新區管委會掛牌成立。
換句話說,最初的西咸新區,是由涇渭、灃渭兩大區塊構成,按照“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方針由西安、咸陽分別組織建設。
2011年《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發布,確定規劃控制范圍擴大為88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陽兩市7個縣區的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89.3萬人。發展定位是:一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區和生態田園新城,二是引領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建設的國家級新區,三是彰顯秦漢文明、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歷史文化基地,四是統籌科技資源的新興產業集聚區,五是城鄉統籌發展的一體化建設示范區。
為了順利實現上述目標,省上決定把西咸新區的管理體制調整為“省市共建,開發建設以省為主”。原推進西咸新區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由協調機構調整為實體性質的西咸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由時任省委常委、副省長江澤林兼任。原來的灃渭新區、涇渭新區兩大區塊也進一步劃分為五個“城市組團”——今天的灃東新城、灃西新城、秦漢新城、空港新城、涇河新城5大新城便由此而來。
對于這次調整,官方解釋是,原來“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雖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體制不順、力量分散、重點不突出等問題,“‘以省為主’可以從資源調配、管理體制上更好地推進西咸新區的建設?!?/p>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陜西西咸新區,成為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順利實現了早先設定成為國家級新區的目標,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西咸新區的開發建設進入了快車道。
為了破除行政壁壘限制,2017年初,西咸新區劃歸西安代管。
這里,有一個細節需要說明的是,西安并非全面代管。
2017年1月22日,省委、省政府在咸陽市召開現場辦公會,研究部署促進西咸新區加快發展,深入推進西咸一體化,合力建設大西安工作。此次會議明確西咸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由西安市委、市政府整體代管,除履行國家級新區開發建設職能外,全面托管轄區內西安市和咸陽市的行政和社會管理職能;將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轄區內的12.6平方公里原咸陽市已建成城區的行政和社會管理職能委托咸陽市實施。
所以,準確地說,2017年以來,是以西安代管為主,加上局部區域的咸陽托管。
華商報記者進一步查詢獲知,灃西新城轄區內12.6平方公里原咸陽市已建成城區大致范圍是,渭河以南、西寶高速老線以北、灃河及隴海鐵路以西。主要位于咸陽市秦都區。
某種程度上說,這其實為今天再次調整埋下了伏筆。
西咸新區融入大西安的步伐將大大加速
自2009年以來,從板塊構成看,西咸新區經歷了從兩大區塊到五大新城兩個階段。
但從管制體制看,調整次數則要多得多,至少經歷了“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省市共建,開發建設以省為主”——西安代管——西安全面代管。在這個推進過程中,西安的主導作用愈發明顯。
事實上,此番調整早有預兆。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發布的《西咸新區關于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就明確提及,“堅持大西安融合發展,進一步完善代管托管體制,優化新區管委會機構設置,科學確定管理權責,進一步理順與省市的管理關系,妥善解決與原行政區歷史遺留問題?!?/p>
882平方公里的西咸新區,原本是西咸一體化的開路先鋒,但體制不順使得西安、咸陽和西咸新區三家時常相互掣肘。而本次調整后,西咸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保持不變,但按照“全面授權、不留空白”的要求,由西安市全面管理,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大動作。
逐項對照《關于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區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的內容,在給西安市“全面授權”的另一邊,顯然是對西咸新區相應的“全面限權”,鑒于西安市話語權和主導權的提升,西咸新區融入大西安的步伐將大大加速,特別是直管區的變化。
某種意義上,如果說西安、咸陽和西咸新區之前是“三足鼎立”的話,那么,被全面代管之后,將是以西安為主導的西安和咸陽之間的“二人轉”,總體上看,這有利于西安“西融”戰略的務實推進。
在2017年交由西安代管時,咸陽“守”住了12.6平方公里的建成區,今次如何劃分,目前官方尚未發布直管區和共管區的明確范圍。據省發改委官網7月2日回復網友咨詢時表示,“具體代管區域由西安市、咸陽市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