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去上海旅游你會去城隍廟、外灘、東方明珠,去成都旅行你會去寬窄巷子、錦里、春熙路一樣,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大部分游客都會選擇一套最受歡迎的“旅行套餐”,要說具體是為什么,可能只是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比如去西安旅行,就有一套“城墻——鐘樓——鼓樓——回民街”的“城墻套餐”,不僅有西安的標志性景點,還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四大目的地也可以隨意組合、自由搭配,幾乎是每位外地游客到西安旅行的必選!
既然叫“城墻套餐”,那首先要去的當然是西安城墻。 西安城墻,又稱明城墻,是明洪武年間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從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墻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從明初擴建算起,則有600多年歷史,它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也是西安最典型的城市標志。自從在“世界古都大會”正式亮相后,西安城墻便開啟了備受世人矚目的古城文化之旅。如今城墻、護城河,加上環城林帶與順城路,一起構成了今天美麗的環城風景區——城墻景區。白天風和日麗,護城河水清明,公園綠樹成蔭,漫步其間,只覺古城風光無限,魅力無邊,夜晚華燈初上,城墻在燈光的映襯下璀璨華麗,聽著仿古入城儀式的鐘聲,仿佛穿越時空,夢回長安。
在古城墻上回望長安,就看那繁華之中有一座極為醒目的建筑,它就是位于明城墻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的西安鐘樓。古時候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說。作為明朝西安的標志性建筑,我國現存同類建筑中規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鐘樓,西安鐘樓可謂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它坐落于古城西安的中心,是一座總高36米,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的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攢尖頂的閣樓式建筑。據史料記載,鐘樓一開始建在現在的廣濟街口,到明萬歷十年才整體遷移到現今的位置,為的是保證鐘樓位于古城墻中心的要道上,方便報警報時,由此可見古人對待時間的重視程度。鐘樓內之前懸掛的國寶“天下第一名鐘”景云鐘,作為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家級文物被珍藏西安碑林博物館內,每年春晚的“新年鐘聲”就是景云鐘的鐘聲。
在古城西安,“晨鐘暮鼓”曾經是這座古城里人們的真實生活寫照。遙相呼應的西安鐘鼓樓,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物。所以參觀完了西安鐘樓,下一個目的地自然是鼓樓了。西安鼓樓是我國所存在最大的鼓樓,坐落于西安鐘樓西北方約200米處,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為歇山式重檐三滴水的梁架式木結構樓閣建筑,通高34米,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四周設有回廊。全樓結構無一鐵釘,檐上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第三檐下,南北各懸“文武盛地”、“聲聞于天”兩塊匾額,其中“文武盛地”與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牌匾一起被譽為“中國兩匾”。
逛完了景區,接下來當然就要吃個夠啦!西安吸引游客紛紛前來的原因,除了那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再有就是那令人垂涎的美食小吃。俗話說:沒去過西安,別說自己是吃貨!來到美食天堂西安,怎能不去西安最著名的美食街——回民街。西安回民街,又稱回坊風情街,包括在鐘鼓樓后的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數條街道,是西安標志性的美食文化街區,一直以來穩居西安美食旅游景點的霸主地位。這里以回民特色小吃為主,具有濃郁的清真特色,而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細,品種眾多,不管是“景區小吃”、“網紅美食”,還是地道的“老西安味道”,這里都是應有盡有。當然,除了讓人大快朵頤的美食,這里還有各式民族服飾、各種工藝品等可供挑選,每到晚上燈火輝煌,摩肩擦踵,好不熱鬧。